NO1.欧拉定理
NO2.费马小定理
NO3.若
(m,n)=1,则
φ(mn)=φ(m)φ(n)
NO4.若
p为素数,
e为正整数,则
φ(pe)=pe?pe?1
NO5.对正整数
m=∏i=1s?piαi??,有
φ(m)=m∏i=1s?(1?pi?1?)
NO6.对
?d ∑(d,n)=1?d=n×2φ(n)?
??∵对
?i (n,i)=1,有: (n,n?i)=(n,?i)=(n,i)=1??所以每个与 n互素的 i,都必有 n?i也与 n互素,即形成配对,每对和均为 n。而素数个数为 2φ(n)?,因此有: (d,n)=1∑?d=n×2φ(n)?NO7.
n=∑d ∣ n?φ(d)
??将正整数
1,2,3,…,n按其与
n的最大公因数
d进行分类,我们将这些类命名为
Cd?。
??如对于
n=24,有如下几个类:
C1?={1,5,7,11,13,17,19,23}C2?={2,10,14,22}C3?={3,9,21,15}C4?={4,20}C6?={6,18}C8?={8,16}C12?={12}C24?={24}
- 对所有
C1?类中元素,其与24均互素,否则必属于其他类,有
φ(24)个;
- 对所有
C2?类中元素除以2后,其必与
24÷2=12互素,否则,若其与12有素因子
a,则其与24的最大公因数必为
2a,则必不属于
C2?类;因此
C2?类中元素个数为
φ(12);
- 对所有
C3?类中元素除以3后,其必与
24÷3=8互素,否则,若其与8有素因子
a,则其与24的最大公因数必为
3a,则必不属于
C3?类;因此
C3?类中元素个数为
φ(8);
- 同理
…
- 显然,对于所有
d ∣ n,必有
d∈Cd?,而
Cd?中的元素个数为
φ(dn?)。
??因此,每一类中的元素个数之和即为
n,即为
n=∑d ∣ n?φ(dn?)=∑d ∣ n?φ(d)
NO8.对素数
p:若
(n,p)=p,则
φ(n?p)=p?φ(n);否则,
φ(n?p)=(p?1)?φ(n)
- 对
(n,p)?=p,必有
(n,p)=1,所以有:
φ(n?p)=φ(n)?φ(p)=(p?1)?φ(n)
- 对
(n,p)=p。
- 方法1: 因为
(n,p)=p,则对任何
(r,n)=1,必有
(r,p)=1,所以
(r,n?p)=1。又因为有:
((p?1)n+r,n)=((p?2)n+r,n)=?=(n+r,n)=(r,n)=1所以用
n?p替换
n有:
((p?1)n+r,n?p)=((p?2)n+r,n?p)=?=(n+r,n?p)=(r,n?p)=1所以在
[1,n?p]中,对于每个与
n互素的
r,共有
N(r)=p个基于
r的数也与
n互素,即亦与
n?p互素;而与
n互素的数的个数为
φ(n),因此有:
φ(n?p)=N(r)?φ(n)=p?φ(n)
- 方法2: 因为
(n,p)=p,不妨设
n=pk?m,显然,对于任何
i≥1均有
(pi,m)=1,所以有:
φ(n?p)=φ(pk?m?p)=φ(pk+1,m)?=φ(pk+1)?φ(m)=pk+1?pp?1??φ(m)=p?(pk?pp?1?)?φ(m)=p?φ(pk)?φ(m)=p?φ(pk?m)=p?φ(n)?
- 方法1: 因为
参考资料
[1]. 《信安数学基础》第二章
[2]. 欧拉函数各种性质
[3]. 关于欧拉函数及其一些性质的美妙证明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