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Java 5之后引入Executor框架使用了新的启动、调度和管理线程的API , 其内部使用了线程池机制,它在java.util.cocurrent 包下,通过该框架来控制线程的启动、执行和关闭,可以简化并发编程的操作。因此,在Java 5之后,通过Executor来启动线程比使用Thread的start方法更好,除了更易管理,效率更好(用线程池实现,节约开销)外,还有关键的一点:有助于避免this逃逸问题——如果我们在构造器中启动一个线程,因为另一个任务可能会在构造器结束之前开始执行,此时可能会访问到初始化了一半的对象用Executor在构造器中。Eexecutor作为灵活且强大的异步执行框架,其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任务执行策略,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法将任务的提交过程和执行过程解耦开发,基于生产者-消费者模式,其提交任务的线程相当于生产者,执行任务的线程相当于消费者,并用Runnable来表示任务,Executor的实现还提供了对生命周期的支持,以及统计信息收集,应用程序管理机制和性能监视等机制。
一、Executor的UML图:(常用的几个接口和子类)
Executor框架包括:线程池,Executor,Executors,ExecutorService,CompletionService,Future,Callable等。
二、Executor和ExecutorService
Executor:一个接口,其定义了一个接收Runnable对象的方法executor,其方法签名为executor(Runnable command),该方法接收一个Runable实例,它用来执行一个任务,任务即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,一般来说,Runnable任务开辟在新线程中的使用方法为:new Thread(new RunnableTask())).start(),但在Executor中,可以使用Executor而不用显示地创建线程:executor.execute(new RunnableTask()); // 异步执行
ExecutorService:是一个比Executor使用更广泛的子类接口,其提供了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,返回 Future 对象,以及可跟踪一个或多个异步任务执行状况返回Future的方法;可以调用ExecutorService的shutdown()方法来平滑地关闭 ExecutorService,调用该方法后,将导致ExecutorService停止接受任何新的任务且等待已经提交的任务执行完成(已经提交的任务会分两类:一类是已经在执行的,另一类是还没有开始执行的),当所有已经提交的任务执行完毕后将会关闭ExecutorService。因此我们一般用该接口来实现和管理多线程。
通过 ExecutorService.submit() 方法返回的 Future 对象,可以调用isDone()方法查询Future是否已经完成。当任务完成时,它具有一个结果,你可以调用get()方法来获取该结果。你也可以不用isDone()进行检查就直接调用get()获取结果,在这种情况下,get()将阻塞,直至结果准备就绪,还可以取消任务的执行。Future 提供了 cancel() 方法用来取消执行 pending 中的任务。ExecutorService 部分代码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| public interface ExecutorService extends Executor { void shutdown(); <T> Future<T> submit(Callable<T> task); <T> Future<T> submit(Runnable task, T result); <T> List<Future<T>> invokeAll(Collection<? extends Callable<T>> tasks, long timeout, TimeUnit unit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; } |
三、Executors类: 主要用于提供线程池相关的操作
Executors类,提供了一系列工厂方法用于创建线程池,返回的线程池都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。
例如: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exedThreadPool(int Threads) 创建固定数目线程的线程池。
其它线程池见另一篇文章:
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8898423/article/details/106569456
四、Executor VS ExecutorService VS Executors
正如上面所说,这三者均是 Executor 框架中的一部分。Java 开发者很有必要学习和理解他们,以便更高效的使用 Java 提供的不同类型的线程池。总结一下这三者间的区别,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:
Executor 和 ExecutorService 这两个接口主要的区别是:ExecutorService 接口继承了 Executor 接口,是 Executor 的子接口
Executor 和 ExecutorService 第二个区别是:Executor 接口定义了 execute()方法用来接收一个Runnable接口的对象,而 ExecutorService 接口中的 submit()方法可以接受Runnable和Callable接口的对象。
Executor 和 ExecutorService 接口第三个区别是 Executor 中的 execute() 方法不返回任何结果,而 ExecutorService 中的 submit()方法可以通过一个 Future 对象返回运算结果。
Executor 和 ExecutorService 接口第四个区别是除了允许客户端提交一个任务,ExecutorService 还提供用来控制线程池的方法。比如:调用 shutDown() 方法终止线程池。可以通过 《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》 一书了解更多关于关闭线程池和如何处理 pending 的任务的知识。
Executors 类提供工厂方法用来创建不同类型的线程池。比如: newSingleThreadExecutor() 创建一个只有一个线程的线程池,newFixedThreadPool(int numOfThreads)来创建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,newCachedThreadPool()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线程,但如果已有线程是空闲的会重用已有线程。
下面给出一个Executor执行Callable任务的示例代码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| public class CallableDemo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= Executors.newCachedThreadPool(); List<Future<String>> resultList = new ArrayList<Future<String>>(); //创建10个任务并执行 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{ //使用ExecutorService执行Callable类型的任务,并将结果保存在future变量中 Future<String> future = executorService.submit(new TaskWithResult(i)); //将任务执行结果存储到List中 resultList.add(future); } //遍历任务的结果 for (Future<String> fs : resultList){ try{ while(!fs.isDone);//Future返回如果没有完成,则一直循环等待,直到Future返回完成 System.out.println(fs.get()); //打印各个线程(任务)执行的结果 }catch(InterruptedException e){ e.printStackTrace(); }catch(ExecutionException e){ e.printStackTrace(); }finally{ //启动一次顺序关闭,执行以前提交的任务,但不接受新任务 executorService.shutdown(); } } } } class TaskWithResult implements Callable<String>{ private int id; public TaskWithResult(int id){ this.id = id; } /** * 任务的具体过程,一旦任务传给ExecutorService的submit方法, * 则该方法自动在一个线程上执行 */ public String call() throws Exception { System.out.println("call()方法被自动调用!!! 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); //该返回结果将被Future的get方法得到 return "call()方法被自动调用,任务返回的结果是:" + id + " 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; } } |
五、比较Executor和new Thread()
new Thread的弊端如下:
a. 每次new Thread新建对象性能差。
b. 线程缺乏统一管理,可能无限制新建线程,相互之间竞争,及可能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导致死机或oom。
c. 缺乏更多功能,如定时执行、定期执行、线程中断。
相比new Thread,Java提供的四种线程池的好处在于:
a. 重用存在的线程,减少对象创建、消亡的开销,性能佳。
b. 可有效控制最大并发线程数,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,同时避免过多资源竞争,避免堵塞。
c. 提供定时执行、定期执行、单线程、并发数控制等功能。